黄疸

黄疸的原因

当血液中的红血球死亡,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的血红素会于肝脏的库弗氏细胞及脾脏被转化为胆红素。胆红素经肝脏处理后,随胆汁分泌至十二指肠,最后透过消化系统,与粪便一同排出体外。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

黄疸症可根据上述的血红素代谢过程分为三类:

1、溶血性黄疸:

(1)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蚕豆病)、异型输血后溶血、新生儿溶血、恶性疟疾、伯氨奎林等药物、蛇毒、毒蕈中毒、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当大量红血球被分解时出现的黄疸病症。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而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2、肝源性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时出现的黄疸病症。肝细胞病变以致胆红素代谢失常而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

3、肝后性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排除胆红素时出现的黄疸病症。肝内或肝外胆管系统发生机械性梗阻,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导致梗阻性(阻塞性)黄疸。

此外,还有肝细胞有某些先天性缺陷,不能完成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而发生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系指胆红素的代谢有先天性的缺陷,发病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年,常有家族史。如在婴幼儿时期未死亡而能存活下来者,其黄疸可反复出现,常在感冒或运动、感染、疲劳后诱发,但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良好。这类黄疸临床上较少见,有时易误诊为肝胆疾病。

黄疸怎么办

由于引起黄疸的病因甚多,因此在治疗上主要应针对病因,只有当病因消除后,黄疸才能减轻或消退。黄疸的治疗原则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1)如考虑黄疸系溶血所致,则应积极消除引起溶血的病因。溶血严重者可适当输血治疗。

(2)如果黄疸系肝细胞变性、坏死所致者,应积极进行护肝治疗,但由于多种护肝药的疗效并不确切,故只需选用1—2种,而不应使用过多的护肝药,否则还会加重肝脏的生理负担;如果是中毒性肝炎所致,则可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以加速肝细胞的解毒功能。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是目前常用的减轻黄疸的药物。某些中药如茵栀黄、苦参或苦黄等药物均有消炎、利胆及降黄作用,可酌情使用。

(3)如已明确肝外梗阻性黄疸系因胆道结石所致,则应及时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术或行外科手术治疗;如系癌性梗阻或胆管外新生物压迫所致者,应早期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治疗适应证时,为减轻症状,可行十二指肠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或经十二指肠乳头放置引流管、或经皮肝内扩张胆管穿刺置入导管引流胆汁术。

(4)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可应用强地松或强地松龙或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治疗。

(5)皮肤瘙痒的治疗:肝外或肝内胆汁淤积常导致皮肤瘙痒,对皮肤瘙痒可选择或试用下列治疗方法。①根据外周性致痒原的观点,可试用考来烯胺(消胆胺)、Cholestipol、阴离子交换树脂及肝酶诱导剂,亦可行血液透析或血浆净化治疗;②针对中枢性机制,可试用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nalmefene及纳曲酮或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昂丹司琼(奥丹西酮)治疗。

(6)肝外或肝内胆汁淤积者应积极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黄疸症状

黄疸一般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所以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

一般症状:

1、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最早出现黄染的是巩膜,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

2、尿和粪的色泽改变,尿可成浓茶样改变,粪的颜色可变浅,甚至呈陶白色样。

3、消化道症状,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状。

4、胆盐血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腹胀、脂肪泄、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等。

伴随症状:

1、黄疸伴发热见于急性胆管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发热而后出现黄疸。

2、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可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或胆道蛔虫病;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charcot三联症,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或原发性肝癌。

3、黄疸伴肝大,若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见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或胆道阻塞。明显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结节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肝肿大不明显而质地较硬边缘不整表面有小结节者见于肝硬化。

黄疸吃什么好

黄疸宜吃退黄、优质蛋白类、清热解毒的食物,如茭白、牛奶、柠檬等。忌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猪油、辣椒、白酒等。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对治疗黄疸有好处的食谱:

1、牡蛎肉玉米须汤:取鲜牡蛎肉100克,玉米须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切成小段,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再将鲜牡蛎肉洗净,用快刀斜剖成片,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沙锅,加清水适量,快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后,取出药袋,滤尽药汁,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此汤分两次服食,有清热退黄之功效。

2、蒲公英稠米汤:取鲜蒲公英500克,稠米汤200毫升。将鲜蒲公英捣烂后,用洁净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对入米汤中,搅拌均匀。早晚两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数次饮用。可清热解毒,消退黄疸。

3、芦笋玉米须粥:取芦笋50克,玉米须200克,薏芯仁50克,粳米50克。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快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粥黏稠即成。早晚两次分服,食粥,嚼服薏苡仁、芦笋。此粥具有清热利湿,健脾退黄的作用。

4、茵陈蛋汤:取茵陈100克,加适量水,浓煎取汁300毫升。打入鸡蛋两个,加醋20毫升搅匀,煮沸食用。每日一次,可清热利湿退黄。

黄疸检查

观察患者巩膜、黏膜与皮肤有无黄疸应在良好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并应与进食过多的南瓜、胡萝卜、西红柿及柑橘等引起的假性黄疸相鉴别(假性黄疸者其血清胆红素正常)。老年人巩膜可有少许脂肪沉着而表现为微黄色,不应视为发生了黄疸。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应详细询问病史,并作仔细的体格检查,再结合必要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才能正确作出黄疸的病因诊断。

1、病史

(1)年龄与性别:不同年龄可有不同病因的黄疸。

(2)职业:常与有害物质,如四氯化碳等接触者发生黄疸时,应考虑到有中毒性肝炎的可能。

(3)服药史:经常服用氯丙嗪、苯二氮卓类、雌激素、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药物后出现黄疸者,应考虑是药物性肝病。

(4)肝炎接触史、输血与注射史:近期有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或有输血、应用血浆制品、注射史等后,出现黄疸者应考虑病毒性肝炎。

2、症状与体征。

3、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

(2)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定量试验。

(3)尿液中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检查。

(4)血清酶学检查。

(5)血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6)免疫学检查。

(7)X线检查。

(8)B型超声波检查。

(9)放射性核素检查。

(10)肝活组织检查。

(11)腹腔镜检查。

黄疸预防

饮食有节,勿嗜酒,勿进食不洁之品及恣食辛热肥甘之物。黄疸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本病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将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新生儿黄疸预防:孕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自确诊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

2024-04-27 10:44:11

Related Articles

早产儿黄疸

早产儿得黄疸的原因 对于早产儿而言,黄疸问题较足月儿严重许多,原因如下: 1.早产儿一般会有较高的胆红素值(可能和肝脏发育较不成熟有关). 2.早产儿的黄疸较不易消退(常延至10多天后才消退). 3.造成早产的原因也常是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如胎儿的先天性感染). 4.早产儿常发生新生儿窒息.败血症.呼吸窘迫症.颅内出血等合并症,这些情况将使黄疸加剧. 5.早产儿的高胆红素较易造成核黄疸. 早产儿黄疸的特点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血清胆红素浓度最高不超过220.6μmol/

治疗黄疸的最好办法

治疗黄疸的最好办法 1.对黄疸的治疗: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照蓝光的方法.因为宝宝身体中来不及处理的胆红素,经过血液循环达到皮肤,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 2.对黄疸儿的照顾:爸妈在照顾黄疸儿时需要注意,仔细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从肤色.身体状况.大便颜色等,而且平常家中不要太暗,尽量让自然光洒下来,明亮的空间能让心情更好.

核黄疸

核黄疸的原因 核黄疸是因血中游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游离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未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具有较强的亲脂性,能透过细胞膜,当它进入脑组织后,可产生胆红素的毒性作用而致胆红素脑病.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是阻断脑细胞线粒体的氧利用,使脑细胞的呼吸和能量产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脑的正常功能.所以临床上通常以血清胆红素浓度来估计核黄疸的危险性,一般认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高于342μmol/L(20mg/d1)时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但通常要以游离胆红素的升高为主. 核黄疸症状 核

病理性黄疸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较早,出生后不到24小时即可出现,而且黄疸一旦出现之后,短期内宝宝皮肤的颜色会迅速加深,且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宝宝会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嗜睡.吸奶无力.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这说明黄疸可能已经侵犯到脑神经中枢.有些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反而过迟(生后5天以后),或者久延不退,或减退后又复加重,碰到这些情况,都要尽早到医院诊治.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1.感染性 (1)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宝宝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是由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所致.新生儿出生后,开始自主呼吸,肺循环建立,有充分的氧气供应后,体内过多的红细胞开始被破坏,血红蛋白被分解后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因为新生宝宝的肝酶尚未成熟,未结合胆红素不能经肝脏代谢而排出体外,在体内越积越多,从而使皮肤.黏膜等组织黄染.随着红细胞破坏的减少和肝酶的成熟,未结合胆红素逐渐被代谢并通过肠道和泌尿道排出体外,黄疸也逐渐减轻并消失.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宝宝出生后2-3天内出现皮肤.眼球黄染,4

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症状 1.生理性黄疸症状较轻的宝宝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肤颜色可以恢复正常:症状较重的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第4周,大小便颜色正常,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较轻的宝宝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面.颈.巩膜.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

黄疸是什么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家长须知的新生儿黄疸指数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对秘籍 早产儿黄疸治

母乳性黄疸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一般新生儿黄疸2-3周便会消退,但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宝宝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这个现象就叫做母乳性黄疸.约有10-15%以喝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爸妈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按照以前一样,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坐月子能否洗头? 图说剖腹产后如何除疤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其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

黄疸偏高

新生儿黄疸偏高的原因 刚出生的婴儿出现黄疸偏高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引起新生儿黄疸偏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症.Gilbert综合症.Lucey-Dri

母乳性黄疸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吗

新生儿黄疸比较常见,不同类型的新生儿黄疸对新生儿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同,但大家对新生儿黄疸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母乳性黄疸跟母乳喂养有关,如果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吗? 母乳性黄疸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吗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导致肝功能异常.母乳性新生儿黄疸,特征为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可持续数周到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但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常在生理性黄